立即下载
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看当前“三农”工作重点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2009-04-21 15:39:44 字号: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作为一份送给亿万农民的温暖而厚重的大礼,中央一号文件既有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年度工作要求,又有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是党中央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农村发展新情况提出的重要应对方略。

  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去年秋天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长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波及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这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定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特别强调,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粮食不能出问题。特别是在汹涌来袭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粮食生产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对此,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是今年农村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已经反复研究,陆续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概括起来有五方面: 一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降低农民的经营成本;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补贴今年预计将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三是提高政府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水平;四是增加政府的储备;五是合理调控进出口。

  陈锡文对粮食收购价格作了进一步解释: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平均每100斤提高了13元钱,提价幅度在13%到16%。目前初步考虑,今年各类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11元左右,按去年全国10570亿斤粮食产量计算,如果每斤提高0.11元,农民在粮食上的收益就可以增加1100亿元,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

  尽管今年春天我国主要小麦生产区遭遇了几十年罕见的严重旱情,但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仍表示,今年将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坚持不懈地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目前,各地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抗旱保春管工作,把农业抗旱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实,力争把严重干旱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千方百计争取夏季粮油好收成。

  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去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0元,实际增长8%左右。但下半年以来经济环境骤变带来的新困难与历史形成的老问题互相叠加,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为了防止谷贱伤农,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适时加强政府调控,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行。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24日已宣布,2009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92元、95元,均比2008年提高13元。这次提价幅度是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以来最大的一次。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国际上支持保护农业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政策。近几年,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这“四大补贴”不断增加,去年资金总额达1028.6元。在此基础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使目标更清晰、操作更简便、效果更显著。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的关键之举,也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农民工新增就业机会难以增加甚至会减少,靠外出务工经商来拉动农民增收的渠道遇到了严重阻碍。为此,去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已专门发出了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主要政策包括: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采取一系列支持和补贴的办法,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要求各地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等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规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

  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情况,文件还提出要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积极建设农村民生事业,提升农民消费水平

  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五个重点领域:

  一是农村电网建设,大的电网建设覆盖农村人口已经达到了95%左右,还有5%左右要通过其他措施加快覆盖或是供电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用电的同网同价。二是关于乡村道路建设,目前为止全国有87%左右的行政村都已经通公共客车,今后通达率要进一步提高。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去几年每年解决3000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每年解决6000万以上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加快农村的沼气建设,过去每年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今年要进一步提高,以使每年能解决400万到600万农民家庭使用沼气。五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在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等一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地方加快推进建设。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国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而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专家指出,只有多方努力把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让农村市场“火”起来,才能带动一系列行业的发展,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

  ——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

  ——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

  与此同时,还将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一系列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政策中,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今年国家将在农村教育、医疗和低保等关系农民基本生活、解除消费后顾之忧等方面有大动作,如: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良好开局下,今年“三农”领域将迎来强劲的新动力,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安定的新辉煌。

来源:党建报

作者:董峻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