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石门方言多阳平声
2009-09-28 00:00:00 字号:

唐明哲
 
石门方言阳平声多,去声少,这是石门方言的一个突出特点。石门话的阳平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以为原因有二:一是石门话至今保守着上古语音,大概因为那时汉语的去声还没有形成吧;二是石门话至今保留着入声读音,因为石门话中入声调值545与普通话阳平声调值35读起来有点近似,即它们的尾声是一样的,只是起点不同。阳平声由“3”度升到“5”度,入声由“5”度向“4”度滑了一下又立即滑向5度被阻塞,再不能延长,即等于在阴平声的中间滑了一下。当然阳平与入声根本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下面的阳平字与入声字读音就完全不同:
阳平字:魔、谟、模、池、驰、厘、离、梨
入声字:末、沫、莫、斥、尺、历、立、力
石门方言里阳平声字在普通话里怎样读?有规律可循没有?石门方言中的阳平声字有一大部分在普通话里仍读阳平,还有一部分在普通话里要读去声。石门话阳平声字中哪些字在普通话中读去声呢?一般有这样一些规律:
①普通话里b、d、g、j、zh五个声母和以~n、ng收尾的韵母相拼的字没有读阳平的,那么,石门方言中读阳平调的这类字在普通话里应该读成去声。如:半、绊、镑、磅、遍;凳、殿、店、冻、锻、当(~真)、弹(炸~)、顿;干、杠、供、贡、贯、惯、逛、棍;见、建、劲、进、镜、卷、俊、骏;战、帐、正、众、壮等。
②普通话里d、g、k、sh、zh、z六个声母和以ai、ui韵母相拼的字没有读阳平的,那么石门方言中读阳平的这些字在普通话里都应该读去声。如:戴、带、对;盖、钙、桂、贵;快、愧、溃;率(~领)、税、睡;赘、坠、最、醉等。
③普通话bei无阳平声,那么石门方言中的“贝、倍、辈”等字都应该读去声。
④普通话cui无阳平声,那么石门方言中的“脆、悴、萃”等字都应该读去声。
可以这样说,石门话与普通话不同的最大特点在于去声,石门话的去声最少,所以石门人要把普通话学好,取决于从根本上改变自己话中的去声地位和面貌。一般就是把石门阳平调字读成去声。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石门方言阳平字多,就因此以为凡石门阳平字在普通话里统统都读去声。如:完、才、行、阳、杨、银、如、儒、田、甜、肠、池、迟、曹、厘、平、离、谁、蚕、柴、缠、裳、宋、陈、文、言、盐、元、原、全、还、环……石门话与普通话都读阳平声,否则闹笑话。有一次,有个文老师与我到北京吃饭,到店子买啤酒操普通话说:“同志,请来瓶啤(pì)酒。”“什么pì酒!没有。”文老师只好改说石门话:“就是那个啤(pí)酒,有没有?”“啤(pí)酒?有有有。”
当然,石门方言中也有去声,但石门去声调是一个中平调,其调值为33,象普通话中的轻声一样。这是石门话的又一特点。石门话去声字同普通话的去声字虽然调值不同,但能互相对应,即在石门话中读去声33的字在普通话里也读去声51,如:尽、近、爸、是、办、伴、暮、墓、利、吏、暴、弟、地、忌、济、拌、部、步、就、大、但、上、下、右、后、岸、败等。

来源: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