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维新!千年古重阳树依然青春焕发
2010-07-29 19:16:19 字号:

 

  本网讯 石门县维新镇一棵千年重阳古树虽然历尽岁月沧桑,风霜雪雨,却依然青春焕发,叶茂枝繁,让每一位目睹它的游客无不生发出无限敬意和感慨。

  古树生长在维新镇大兴片重阳树村的渡水河边,县林业部门曾经考证,该重阳树植于三国时期,冠高25米,胸围7.5米,至今已有1700多年。笔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介绍,均无出其右者。村以树名,犹如该县太平镇“白果树村”以“白果”为名一样,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古树树龄的古老和悠远。

  

 

  古树犹如一把巨伞,遮天蔽日。身临树下,虽然自己显得渺小,但疲惫的身心顿时生机勃发。 贺新初 摄

  渡水为石门盛氏世居之地,考之谱牒,盛氏系传姬姓。周初,姬奭(shi)因采邑在召(陕西岐山县西南),是为召(shao)公。曾佐武王灭商,受封于燕,为燕始祖。后召公支孙受封于盛,附燕。汉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为避元帝刘奭讳,因以国名盛为姓。蜀汉时 诸葛武侯征蛮,始祖盛开禧授封为细沙峒长职(公元223-263年)。历晋及隋,世授土职,其宗图次序无考。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年),御驾幸蜀,一世祖盛德崇率土兵护驾有功,授土官之职,饬守苗蛮。 考盛氏土官隘职,实行世袭制。自开禧祖授细沙峒长之职,历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历1700余年,均由当世长房长子袭职。长子故绝者,改仲子袭之。盛氏后裔盛忠中考证认为,重阳古树系驻守细沙峒的盛氏祖先从外地移植到此。如此看来,此树树龄至少已有1700余年。

  

 

  古树的躯干为什么这样凹凸粗糙,那是因为它经历了太多的磨难。 贺新初 摄

  重阳树属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重阳木属,为中国原产树种。主产长江以南各省。江苏南北各地通常栽培作行道树和作庭园观赏树。华北地区有少量引进栽培,但在冬季严寒时,易出现冻梢现象。重阳树属暖温带树种,喜光也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对土壤的酸碱性要求不严。较耐水湿,抗风、抗有毒气体。适应能力强,生长快速,耐寒能力弱。

  重阳树树姿优美,冠如伞盖,花叶同放,花色淡绿,秋叶转红,艳丽夺目,抗风耐湿,生长快速,是良好的庭荫和行道树种。用于堤岸、溪边、湖畔和草坪周围作为点缀树种极有观赏价值。孤植、丛植或与常绿树种配置,秋日分外壮丽。根、叶可入药。种子含油量约30%,油有香味,可以食用,也可作润滑油;木树较坚硬,质重,是良好的建筑用材。

  

 

  有好事者欲以树传名,在重阳树古老的躯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古树无言,大音希声。 贺新初 摄

  渡水河边已历1700余年的重阳古树冠高25米,胸围7.5米。据说原有一根横枝,从河的北岸伸到南岸当桥用,1935年秋,石门发生千年一遇的洪水,桥枝被洪水冲走,而古树却安然无恙。

  今天,大兴的重阳古树已处于皂市水库的边沿,哗哗的渡水河日夜不停的从重阳古树的根边流过,滋润着这颗千年古树。古树与流水相伴相生,临树观水,临水赏树,让人不由得想起老子的千古名句:“上善若水”。

  古树的周围有着许多美丽的风景和动人的传说,境内有大、小热水溪(温泉),千年重阳树,营盘岭,华公湾,仙人桥(小温泉处),峡谷河等风景名胜。尤以峡谷河的雄险,及其间隙泉、吕二寨、金鸡观、娘娘洞、天子洞、三十里野生腊梅群称奇。随着皂市水库旅游的兴起,这颗千年古树将要成为一棵“明星树”了。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贺新初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