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景点!三圣乡泰清山风光美不胜收
2012-04-24 16:55:42 字号:
泰清之美,美不胜收
 
 
石门北陲有山名曰泰清山,东接澧县,西连太平,北面与湖北长岭隔河相望,南面与中武当山(跟走山)相对。山高千米,东西狭长,约三十华里,南北四、五华里。山如龙腾虎跃,气势雄伟壮观。山顶石壁层叠,奇峰突兀,洞穴群连,溪水叮咚,清泉潺潺,汇入北岔河谷,泰清山四十八景,景色迷人,美不胜收。
 
泰清之东五龙观。昔日,香火不断,游人如潮。地势险要,是湖北土司东防门户。山似悬空,形如金钟悬于天际,群山拱护,气势非凡。东望澧阳平原:群山起伏,恰似细浪碧波;岗峦棋布,有如青螺涌现。清晨,红日冉冉升起,初现半圆红晕,再现紫霞,继而金光四射,霞光万道。磅礴气势,实难言状,有登泰山观日出之感。
 
沿五龙观徒步西走,即到“巡抚洞”。两百多年前,澧县闸口人戴君思,宫拜两广巡抚,为宫清正,因受朝中奸妄小人排斥,为避讥谗隐遁此洞。阅读《春秋》、《史记》,兼以修身养性。后又被朝廷启用,为官雁门,轿恶莽、除民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好官,便在洞中塑造了他的像,作神供奉。巡抚洞悬于万丈峭壁之上,洞中宽大明亮,游人络绎不绝。洞中有一横洞,可穿通山反面子良乡的周家镦。横洞中有地穴,深不可测。据说是“六眼太仙”修行之地。
 
洞顶有一“上天洞”,洞中有一座“天子喷”。上天洞可直达山顶上的“蛮王寨”,“蛮王寨”传为楚蛮王安营扎寨的地方。四周绝壁悬崖,仅有两条羊肠小道可以攀登而上。中间盆地宽敞,绿茶满地,原为古代扎寨称王的好地方。蛮王寨的北边是一关隘——“三神垭”,现有三个石人兀立于此。传说是楚蛮王为了表彰三个守关御敌的有功之臣专建。
 
往西走就是“八仙堡”。传说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等八神仙常来此弈棋、讲经说道。周围山色秀丽,洞府甚多,诸仙在饮酒弈棋、讲经说道,观山赏景,登高游洞,常常流连忘返。西天王母请他们去赴蟠祧盛会,他们依依难舍此地,便用八个青石作为化身留于此处,有人就叫它“八仙堡”。
 
八仙堡南面便是“龙门洞”的后门。龙门洞在泰清之阳,洞在石壁之上,形似大门,传为“龙”过身之道,所以叫龙门洞。洞中有东、北两个大洞,北洞直穿澧县辖地与八仙堡相望,东洞可与东西两百米处的“马饮洞”相通。“马饮洞”洞中有河,有楼阁,沿饮马洞外缘往东三百米即是“升子洞”,升子洞高大宽敞,深不可测,其中石鼓悬空,叹为观止。
 
龙门洞之下一百米又与“牛洞”相接。牛洞更是深不可测,有顺口溜一首说牛洞道:“深不可测是牛洞,阴风习习水淙淙,到处钟乳白似雪,妙态奇姿赞神工”。龙门洞上面五十米峭壁间有一石室名叫:“穿眼岩屋”,室内明亮光洁,可容百十人居住。从穿眼岩屋沿峭壁东行一百米,可到“鸭母洞”,鸭母洞中有石鸭一只,常年向滴水处引颈伸脖,好象久喝不够的样子。前人亦有诗云鸭母洞道:“鸭母洞中石鸭游,常年饮水喝不够,一阵滂沱奔涛涌,随流飞落碧山头。”如遇下大雨,鸭母洞中水涌直下,恰如白练悬空,流落“马饮洞”,银花四溅,声若惊雷,壮观至极。
 
从鸭母洞沿壁东行约五十米处即为“自生窑”。自生窑,四壁青石,形似瓦窑,亦似石灰窑,南面石壁上开有一门,站在门前,谍阳全景尽收眼底。再从龙门洞外,沿石壁脚往西走约百米处即到“百枝洞”。由百枝洞直通“倒洞”,倒洞是泰清山的洞府中最大洞府,内有三大主洞,支洞不计其数,洞项上有流直下,洞中有河,终年不断。奇形怪状的钟乳、石笋、石狮、石虎……不胜枚举。
 
出百枝洞往西走近百米处为大岩屋,大岩屋中有一小洞,亦可供游人观赏,出倒洞往西走约500米处,即为“杀牛洞”和“双神洞”。“双神洞”——双神洞亦名“纯阳洞”,传说李纯阳在此洞中参禅悟道过。又名“白虎洞”,传说是黄龙真人和道德真人两位神仙显化为两只白色老虎潜入洞中,猎人跟踪白虎,坠入洞中查无踪影,方知为神显灵。于是塑造神像供奉香火,朝山香客自此络绎不绝,古有“双神钟鼓震渫阳”的美赞。双神洞中有楼阁,可容人居,有小洞,形似双神洞的喉管。旧时,洞中有藏经阁,有鼓楼,有钟楼。有僧厨,有僧人宿舍,有化钱鼎等。很多诗人骚客题诗留言,实为泰清胜景之一。
 
由双神洞往西走两百米,即为“穿洞”。穿洞是山顶石壁中间穿的一个大洞,远看恰似一面明镜高高地悬挂碧空之中,南照渫阳,北照沱水。洞高约20余米,前口空约60米,后口宽为10米。洞中平坦,东侧有小石室一座,石室中有一水池,池水清澈,夏日,凉风习习是游人避暑之胜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穿洞能与张家界的天山洞媲美。
 
穿洞之东北为“墨砚池”。墨砚池为小土堡上伸出的一块悬空的墨石,墨石中间约一尺余平方的小池,形似砚池,平常天气池中水满不干,故名为墨砚池,亦说是神仙磨墨写经的砚池。墨砚池之西北为“晒经台”、“舌头岩”,舌头岩是一条青石伸出在悬崖绝壁顶上的狭长形青石,长丈余,宽五尺许。有人形容它的惊险说:“一条青石出碧空,形似长舌揽长风,游人到此心胆颤,谁敢玩命充英雄”。穿洞之下为“夜壶洞”,之西为“鬼洞”、“硝洞”,总之,泰清山上的石灰溶洞难计其数,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洞中有洞,洞中有水。钟乳石体形各异,如狮、象、虎、豹、鹿、麂、獐、兔、人、鬼、神仙,应有尽有,不可一一赘述。
 
除了洞府之外,还有许多美好的自然景点,如“马脚岩”,马脚岩上的马蹄印,排排行行,历历在目,真是惟妙惟肖,无不神似。有诗云:“马脚岩上马蹄印,形似游龙行沙坪,排排行行历历在,天工奇巧妙趣生。”“酒壶岩”形似酒壶,更是巧妙绝伦。
 
泰清之阴,有一岭名“响鼓岭”,说也有趣,人行其上,路上便发出咚咚的响声,真可谓是“一路鼓声一路歌,行人至此乐呵呵,天发奇响催人醒,常振雄风演戈磨。”
 
另外,尚有诸多人文景观,可惜已被破坏,如“毛福寺”、“飞龙寺”、“迎龙观”、“黄龙寺”、“新兴寺”、“悬天寺”、“连珠寺”、“仙姑庙”、“玉皇庙”等等。
 
泰清美景,吸引无数文人骚客来此观光,吟诗做赋词,现摘录于此,可展现泰清胜景之一斑:
 
1、青山耸翠
山势峻摩空,岱岳争雄,层层朝暮荡于胸。日观与祝融,十二兀峰,兹山胜迹许堪同。更喜青山添雨后,醉倒诗翁。
 
2、澄水澄波
溪水共洪河,骤雨冲波,移时涨退竞如何.照见须眉清澈底,石露磐陀。两岸田家多,通笕养禾,驱浮绿鸭与辗鹅,网集潭中兼噩钓,晚唱渔歌。
 
3、蛮寨烟雨
何代此蛮王,啸聚山岗,迄今磐迹莽苍苍。蟑雨蛮烟常不霁,如昔披猖。有田云开歌日出,共乐平康。
 
4、巡洞剑书
巡按避讥谗,高隐云端,桃花洞水瀚征衫。阴符臣阙俱藏此,留与人间,射隼趁霜严,搏兽亦廉,频来一径结筠庵。我本探幽寻胜客,疑数游三。
 
5、古寺莲珠
忽听古钟声,惊起游人,芒鞋竹杖寺中行。磬沼鲜拜莲万朵,珠露晶莹。定海坛花明,优钵数棚,今之此本亦天成。居士肯来修净土,如到莲瀛。
 
6、护城山蝶
一望如女垭,又似城门,岭坳层迭环山村。春树雨中家万户,宛如桃源。虎牢二崤屯,函谷雄蹲,皆依峭削壁樊篱。西荆南空恃险,宜固体根。
 
7、骆树朝划
谁谓路迢迢,会不崇朝,络村河下试轻桡。一叶征帆催早发,月尚在霄。渔子逐波飘,谷口归樵,何如小艇趁春潮。去黄牛滩不遥远,亦可歌谣。
 
    8、子市晴岗
市傍水云隈,雨霁天开,朝来岚气隐楼台。一片清光难笔绘,迥异嚣埃。声彻卖花街,步出弓鞋,日中商旅熙熙来。秦牧齐歌如遇此,莫失英才。
 
9、 双神洞
双神洞府气磅礴,据云纯阳曾坐禅,
不见今史不见传,留与后人费斟酌。
 
10、星宿观
巍然一峰扦云天,精神抖擞傲霜寒,
四季葱茏壮宇寓,群山洛拜一山前。
 
11、悬天寺
寺庙悬天架碧空,祥云环绕林郁葱,
神灵不昧指迷航,常醒世人报晓钟。
 
12、铁栏关牛
铁栏关牛牛难游,历尽风霜与春秋,
今日砸断金链锁,昂首奋啼开新畴。
 
13、百梭洞
   顾名思义支廓多,洞中套洞河套河,
泉水终日叮咚响,暗流常年奏赞歌。
 
14、鸭母尖
鸭母尖高千米零,悬岩绝壁吓死人,
放眼四海天地阔,湖北风光在石门。
突兀一峰鸭母尖,战风斗雪亿万年。
脚下白云腾紫雾,头上红日浴碧山。
放目四海天地阔,临崖五脏心胆颤,
欲揽胜景登绝顶,以饱眼福无遗憾。
 
15、墨砚池
墨砚池中墨不干,神仙饱笔写诗篇。
记下入间凤霜雨,录载黎庶苦心酸。
 
16、马饮洞
彩虹饮水垂洞前,雨后夕阳添奇观,
有人幸逢此时景,方悟钟秀泰清山。
 
17、望乡岭
 望乡岭上思乡稠,白发倚门黑发愁,
战争本是无情物,无辜生灵成断头。
 
18、五龙观
五龙观庙在澧西,形似金钟覆天际,
炊烟阵阵卷祥云,木鱼声声求菩提。
 
19、莲珠寺
莲珠寺中神像多,池中荷花蛱弥陀,
日寇一火成灰烬,废墟遗址催南柯。
 
20、纯阳河(即双神洞、长岩屋)
纯阳洞府位泰清,香烟终年绕祥云。
木鱼声声念弥陀,钟鼓阵阵告神明。
怫祖慧眼指谜航,老子慈心示要津。
尧天舜日施化雨,万民讴歌颂康平。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刘秀川 曾光耀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