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维新!5年打造美丽蝶变“江南名胜”
2011-12-08 20:30:29 字号:

  12月1日,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支部书记共计40余人到石门县维新镇考察学习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据了解,这是维新镇被评为常德市城乡一体化示范镇以来第13批来维新考察学习的团队。考察团来到颇具江南民居风格的新集镇,无人不为那清一色的“粉壁、黛瓦、马头墙”叫好!从层高、色调、外观,到店名、对联、牌匾,都出人意料的和谐统一,样式典雅新颖的路灯,整洁、宽阔的水泥街道,道路两旁绿绿油油的月月桂,清凌凌的仙阳湖水。宛若一曲激扬的旋律,奏响了现代小城镇建设进行曲,给人几多振奋,几多遐想。来到维新镇渡水纽荷尔脐橙基地,迎面而来的是满山遍野的脐橙,山顶生态林郁郁葱葱,山腰成片成片的脐橙树如绿带环绕,果园公路顺着山坡飘然而上,整座整座的山都成了脐橙飘香的海洋,场面甚是壮观,一幢幢小楼,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青山绿林中,仿佛进入世外桃源。“盛花时节馨香一路,金秋果熟橘灯万盏”,遍野橙红的果实累累,如万盏灯火随风摇曳,煞是好看,犹如铺展在大山深处的一副巨大美丽画卷,让人留念忘返。

 

  维新镇位于石门县中部山区,辖20个村(居),总人口2.3万人。5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镇。5年来,维新镇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积极抢抓移民复建机遇,在一片不毛之地建起了一座堪称奇迹的新城。先后获得“中国楹联第一镇”、“省级生态镇”、“市级文明镇”“市级卫生镇”等荣誉。2010年,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镇的验收,挤进全省“3521”工程笼子,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镇,被湖南城市学院资深专家和湖南师大知名教授称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

 

  超前规划,谱写维新之韵律

 

  维新镇新集镇规划把打造特色小城镇作为重要目标,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指导原则,确立了“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即重点建设新集镇,合理利用开发建设原渡水、原维新、原袁公渡三个点的老集镇;对新集镇,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统一了新集镇建房风格——粉壁、黛瓦、码头墙,免费为居民提供建房图纸,使维新镇拥有了全国最大的徽派建筑群,成为全国集镇建设的一大亮点,维新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的景点。对三个基本点,首先对老集镇进行整改,提升集镇品味,与新集镇遥相呼应,确立“一个点一个产业一个景点”的工作思路,重点打造八户山有机茶叶基地、八户山围猎场、渡水脐橙生态观光园、维新特色养殖示范基地,规划开发峡峪河大峡谷、热水溪、乐天岛等重要旅游资源。现在的维新镇既有乡土味道,又有现代城市气息。布局严谨, 奇正相生。山水相依,妙趣横生;特色突出,一气呵成。

 

  因势利导,展示维新之野趣

 

  由于受资金的影响,目前峡峪河大峡谷、热水溪温泉、垂钓天堂乐天岛等一些具有独特魅力的优势资源尚未开发,维新镇党委政府便因势利导,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利益,全力打造“野”生态文化,突出野趣。如在热水溪野浴、在乐天岛野钓、在八户山猎野猪、在峡峪河谷观赏野腊梅等,让游客体验返璞归真的感受,效果非常好,引来游人如织,仅乐天岛就创下了一天接待2000多名全国各地钓鱼爱好者的纪录。还根据维新山势险峻的特点,开展登山探险活动,让游客体验“牛拉犁、手插秧”等农事野趣……。到维新游玩,既可以悠然信步,亲近自然,欣赏秀美山水风光,也可以安坐于农家,品纽荷尔脐橙之甘甜、尝生态有机鱼之美味、赏野生腊梅之精彩;爱好垂钓者可在仙阳湖边坐享休闲垂钓之野趣,爱好狩猎的也能在八户山大显身手,因为山上多的是野兔、野猪,爱好探险者亦可攀登严家山。

 

  深挖文化,铸造维新之灵魂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维新镇按照“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理念,编制文化新镇规划,让乡村联动、产业互补、经济文化交融,使现代观光农业、土家民俗文化、山林低碳经济等多元一体。深掘土家民俗文化精髓,塑造文化新镇灵魂。加强对土家文化遣产的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让已经失传的“皮影戏”和“说鼓子”在毛坪等村重现;将土家迎娶习俗搬上舞台,不仅场面热闹,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创新文化投入模式,变行政包办为市场主导,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和民间艺人自办文艺演出。民间艺人扎根农村,亦农亦艺,活跃乡里。政府按演出场次和质量对他进行补贴,以配置、开发和运用民间文化资源,激发文化艺术团体和民间艺人的参与热情,繁荣乡村旅游文化市场,增强文化新镇魅力。组建维新镇诚信协会,为打造“诚信净土,养生维新”注入新的内涵。目前全镇呈现出健康向上、诚信淳朴、和谐文明的现代农村新气象。

 

     [编辑 张友亮]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晏军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