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让群众在社会管理中唱主角
2012-04-01 10:46:34 字号:

   维新镇位于石门县中部山区,全镇国土面积239平方公里,辖16个村(居),目前总人口2.3万,是全县的移民大镇。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镇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径,按照“创新方式、结合实践、建长效机制”的思路,始终让群众唱主角,充分发挥群众积极作用来进行社会管理,有效化解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产业路子窄、农民增收难,乡镇财力有限、基础建设难,移民遗留问题多、维护稳定难等诸多难题,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双赢”。五年来,全镇共建设通乡通村公路45公里,完成13个村居电网改造,整治病险水库13座,总投入达到1.2亿元;发展脐橙、茶叶、油茶等多个特色产业2.1万亩,农民年人均收入由3285元增加到2010年5760元;移出人口2.3万,全程实现移民“零集访”、“零登记”。先后获“湖南省生态镇”、“常德市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常德市五好乡镇党委”、“全县目标管理红旗单位”等荣誉,镇党委连续七次被县委评为“五好领导班子”。

 

 

  一、创新引领方式,让群众当上主角

 

 

  我们把创新引领方式作为改进社会管理的突破口,真正唤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回归本位。

 

 

  一是党委政府正确引导。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镇党委政府积极加强引导,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村干部QQ群、无线广播、宣传栏、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关于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组织全镇上下深入开展社会管理课题讨论,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维新镇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让群众共同决策、共同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由“要管理群众”向“群众要管理”的根本转变。二是支村两委放手发动。围绕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群众提、群众定、群众执行”的措施,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管理公开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群众对照规章制度共同管理村级事务,并加强自我管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协会团体广泛联接。立足于让农民自己帮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积极引导群众组建各类协会团体,充分发挥协会纽带作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相互监督。近三年,全镇共组建计生协会、产业协会、综治协会等各类协会80多个。如我镇仙阳湖居委会12名集镇居民自发成立全省首家居民诚信教育协会,成立后牵头开展创建诚信居民小区活动,自行制定了《诚信守法教育评比细则》、《文明居民公约》等,发动群众争做“守法、明理、诚信”居民,带动全镇各村掀起开展“讲文明、讲诚信”活动的热潮。

 

 

  二、对接工作实践,让群众当好主角

 

 

  维新属于皂市水库主淹没区。结合本镇实际,发动群众主动对接工作实践,做到“三依靠三推进”:一是依靠群众推进移民拆迁。坚持把移民当亲人,将移民政策和补偿标准全部交给移民群众,实行“一帮一”、“一带多”、“结对包保”等措施,由群众相互学习、宣传政策,让群众自己算帐、互相帮助拆迁,全面实现“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我镇移民拆迁工作经验得到长江委专家高度评价,成为全国和谐移民的典范。二是依靠群众推进新镇复建。坚持新镇规划交给群众讨论、建设吸取民间投资、管理由群众参与,依靠广大的群众力量,三年内在一片不毛之地建起了一座特色新镇。目前,新镇复建工程投资累计超过2亿元,有200多户居民在集镇安居乐业,群众自发组建了5支志愿服务队,负责集镇的治安联防、卫生保洁、秩序维护等工作。三是依靠群众推进产业建设。坚持凝聚群众智慧探索产业发展新路,突出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协会的牵头作用和各类经济大户的带动作用,发展并做大做强符合本镇实际的特色产业。近两年,银渡水脐橙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3000多人发展精品脐橙园1.2万亩,其产品已打入俄罗斯、加拿大等国际市场。由金仙阳旅游协会主动争取,推动维新旅游发展项目进入我省3521工程笼子,意欲把维新打造成“梦里水乡”、“养生胜地”、“南方达沃斯”。

 

 

  三、构建长效机制,让群众当久主角

 

 

  为保持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持续活力,主要构建三种机制:一是构建培训机制。按照镇级培训村组干部、支部培训党员、协会培训农民的方式加强社会管理培训,有计划组织群众外出参观,邀请专家进村研讨,让群众了解和掌握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群众不断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今年,群众自发提出的60多条社会管理合理化建议均被采纳。二是构建评议机制。依托社会管理,开展“三评三议”,即评党委政府为民服务效果、评村级组织为民办事效果、评协会组织带民致富效果,议干部工作作风、议党员模范作用、议群众信用等级,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以评议促整改,增强群众社会管理责任感。今年上半年,有2名老欠贷款户“信用等级”在“三评三议”中被群众评为较差,促成其偿还了贷款。三是构建激励机制。每年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最佳协会”、“最佳建议”、“诚信示范户”、“产业带头人”、“协调能手”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组织开展帮扶慰问、困难救助,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情关怀,激发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去年,全镇仅群众义务投工就为无房户建成爱心房38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来源:社会管理

作者:邓华志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