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慢
石门一中 张雅
在世人眼中,对慢的理解多是贬义,它通常被理解为动作迟缓,速度不快。我认为,慢,有它特有的魅力。
笨鸟慢,它就先飞。乌龟慢,它尽可能锲而不舍地前行。蜗牛慢,在它刚好到达时,葡萄就熟了。在大千世界,慢一般都具有坚定的目标性。
慢,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是看不到突如其来的惊喜的。就像春雨,尽管淅淅沥沥地,似乎一直不停,每次量少,但它在无形中唤醒了整个春天,滋润了万物。不像夏天的阵雨,来也快、去也快,表面上暂时缓解了旱情,但根本不持久,余下的又是重卷席来的酷热与干旱。在为一件事而奋斗时,也许你做得很慢,但只要你每一步都用心,会使结果变得更完美。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快,而是一个尽善尽美的慢。
慢,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落。”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当你环顾四周时,似乎所有人都加足马力;奋力向前时,你会保持原速还是亦步亦趋?停下来,慢下来,并不意味着落后于别人,更是积攒实力的好时机。姜子牙直钩垂钓五十载,为西周“钩”来繁华开国,名流历史;司马迁忍辱撰写《史记》三十年,为后世留下珍贵史料;孟小冬从师学艺十余年,被誉为戏曲“冬皇”,在孟学艺期间,孟的天赋是不如有些师兄师姐的,用师父的话说就是“慢”,别人一遍能学会,她要学五遍十遍才记住,不过这正是她成名的秘笈。这随波逐流,不从云亦云,在“世人皆快我独慢”中,慢者胜出。
慢,是“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慢的结果,是不绝对的。胜利,就一定成功了吗?失败,就一定是什么也没得到吗?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慢显得尤为可贵。慢,使人心态平和。慢,能使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而不在意眼前的得失。著名画家黄永玉虽住在北京,但他在老家凤凰仍设有画室,时不时会回家乡作画。有人问,什么美景北京没有?黄永玉感叹道:“在故乡,我才能真正慢慢地画完一幅画,不用理会世俗的催促。”是啊,慢,的确是一种简单而又不易得的心境啊。
我们无法控制事情的结果,无法预知事物的轨迹,无法探清局势的真相,但我们可不可以在满是快感的尘嚣中放慢我们的脚步呢?这样,我们就得获得更多的宁静与安心。
慢慢慢,漫满心蔓。
[编辑 张友亮]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张雅
编辑:王振华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2012/05/30/679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