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李飞 邓施展:“大汉”来了!
2013-05-15 18:39:02 字号:

  “大汉”来了!

  ——解读县委经济工作报告系列报道之新型城镇化篇

 

    2013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奏响了建设现代城镇的历史强音,提出“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的投融资机制。”

 

  实践证明,“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而言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和很好的路径。

 

  具体到石门,我县已经到了“扬鞭催马”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亟待社会力量“破题”。

 

  “社会力量”:必然的路径选择

 

  客观上讲,石门县城镇化建设起步晚,进程缓慢,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来的30年,我县城镇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71个百分点,直到2012年末城镇化率才到36.5%,同比全国52.57%以及湖南省46.5%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16.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0百分点,可见差距较大。

 

  2013年,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我县计划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5%,县城建成区面积超过23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0万人,全面实现建成湘鄂西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而要实现这些宏大的目标,首要的一个硬性指标是要建房。道理很简单——进城的人总需要有住的地方。

 

  我们可以算这么一笔账:要实现政府预期目标,年均要实现1.7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增长水平。这样一来,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有上万人进城,以一家三口人,每家90平方米住房为例,至少需要30万平方米的住房,这还是新增的住房需求;如果再加上城镇里原有人口的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以及旧城改造、拆迁的量,每年住房需求量会更大。

 

  据笔者统计,近四年来,我县商品房开发量基本保持在22万平方米左右,与每年至少30万平方米的刚性住房需求增量,还有不少上升的空间——这恰恰印证了“只要城镇化有需求,房地产就有潜力”的内在联系。

 

  如今,石门城区建成面积16.8平方公里,按照目标要建成超过23万平方公里。如此一来,年均要增加1.4平方公里,按每平方公里要投入1.5亿元资金计,每年需投入不少于2个亿的建设资金。虽然这些年来,石门的财政收入有了较大改善,但根据现有的城镇建设投资体制,难以满足现代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不由地,石门县委政府决策层把目光投向了“中国500强企业”的大汉控股集团公司,寄望“大汉模式”能够撬动石门现代城镇建设,实现县城扩容提质的目标。

 

  “大汉模式”:中小城市城镇化的实践型范本

 

  在城镇化这条道路上,大汉集团已经默默耕耘了15年,并形成了独具一帜的城建“大汉模式”。

 

  2007年6月,中央党校专家组专程来到大汉集团考察,把“修好一条发展路、建设一座致富城、营造一个温馨园”的链条式开发模式总结为“大汉模式”。中央党校专家组《“大汉模式”:民营资本促进县域城镇化的积极探索》的报告指出:“大汉模式”是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链条式开发、市场化经营来助推县域城镇化的创新模式,并认为这一模式为中小城镇的开发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和实践型范本。

 

  15年来,以做“中国城镇建设的领跑者”为目标的大汉集团,已相继成功开发了双峰、溆浦、永顺、岳阳、长沙等30多个市县的60多个项目。从双峰的“一路一园一城”到桃江的“五路一城一园一酒店”再到澧县的“一山一路一场一城”,“大汉模式”不断升级,内涵不断丰富,但根本始终未变,那就是通过大汉的开发,营造城市微观生活,推进城市管理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升级,吸引生产要素集聚。

 

  在2012年8月份发布的《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中,“大汉模式”被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纲要指出,要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企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支持企业投资县城和小城镇的集中连片综合开发,推广“大汉模式”,变“建房”为“造城”。

 

  当月,原省委书记周强专题前往调研“大汉模式”在新化县的城镇化建设。他指出,大汉集团为湖南的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县城的改造发挥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它解决了当地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实现了合作共赢,直接造福老百姓;同时,“大汉模式”传承了县城的历史和文化,使每一个县城都具有了它的特点。

 

  大汉模式俨然已经成为湖南城镇化的最佳路径。在这些综合因素下,石门县“相中”了“大汉模式”,开始了新一轮的城镇化步伐。

 

  2011年3月,县政府同大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3月,大汉集团在我县正式实施首期公寓安置楼建设项目;今年2月27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杨琦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我县)城建投融资平台逐步完善,成功引进‘大汉模式’开展城市开发。”

 

  “读懂大汉”:可以助推石门城镇化

 

  “大汉公司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大汉城镇建设有限公司石门分公司总经理朱罗求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开明宗义地说到,“我们来到石门不是纯粹的进行房地产开发,不是简单的县城城镇开发。准确来说,我们是以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角度来助推石门新型城镇化的。”

 

  说这话的时候,朱罗求语气坚定、斩钉截铁。为了推进“大汉模式”在石门的顺利进行,打消石门方面的疑虑,大汉城建特意邀请石门相关领导外出考察“大汉模式”在全省其他地方的具体实践。

 

  3月2日,杨琦明县长带领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县政府办、住建局、财政局、国土局、房管局、规划局、公安局、城投公司、县委宣传部等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前往益阳桃江县和岳阳云溪区,实地考察了两地的大汉城建项目。此次考察特意取名为“石门县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考察团”,其中蕴含的深意不言而喻。

 

  3月19日,考察团专题向县委常委会报告了考察情况以及对“大汉模式”的感受。考察团认为,大汉集团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市场建设、高尚住宅小区建设为切入口,通过投入企业资金,整合商业元素,引导商品房消费观念,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了土地升值、观念更新和城镇居民生活品味的提升,特别是对有效破解我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加快实现县城扩容提质,很有借鉴意义。

 

  这一消息让大汉集团总裁傅胜龙先生倍感欣慰,也深感大汉选择投资石门的抉择是正确的;同时认为,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可以甩开臂膀大干一场了。

 

  “促进与石门政府二期签约,保证一二期项目全部落脚的话,大汉将投入近百亿元,加快实现石门的城市梦和大汉的石门梦”,傅胜龙先生对石门城镇化的未来充满憧憬。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李飞 邓施展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