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凤凰
张雅
边城,吊脚楼,沱江,跳岩,虹桥,蜡染,血粑鸭,沈从文,熊希龄,黄永玉,游人肤色各异……这么多词汇,构成凤凰脱俗与美妙的绚丽元素。似乎只要提起凤凰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从未有过的急切,催使着我掀开这座古城的面纱。
吉首到凤凰一路风景,高山茂林,流水艳花,美是美,但跟平常的江南山区没什么区别,这让我有点失望,失望之中又有点释然,之前没来凤凰也没多大损失呀。紧张的心情舒缓下来,随着汽车的前进,凤凰慢慢呈现在我的面前。
山路拐过几道弯就到了古城外的南华门,直到这里都还是现代的建筑,车窗外车来车往,隔着凤凰大桥依稀能看到古城的建筑,朦朦胧胧,想要仔细看清时又被来往的人群遮住了视线。我们由一条小路进入凤凰的新城区,马路顿时窄了许多,望向外面,刚刚冷淡下了的心情瞬间沸腾起来,仿佛就是一刹那,先前还是车水马龙的县城,一下子就像进入了神笔马良的画中。低矮绵延的青山,湛蓝清彻的天空,木质的吊脚楼栉比鳞次,碧绿的沱江波光粼粼,可能是中午炎热的缘故,古城一片寂静,只有江边咯吱咯吱的水车在欢迎着我的到来,微风吹过,两岸低垂的柳枝在水面上荡出好看的水纹,远远望去就似一幅山水画,画家毫不吝啬的泼洒着颜料,撞色却相得益彰。恬静,异彩,是我对凤凰的第一印象。
住进一家客栈,选的是一间临江的房间,站在阳台上看到的凤凰又有不同了,先开始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真的身处其中,感觉到亲近极了,南华山葱郁的树木更绿了,沱江流淌的水声更大了,吊脚楼也更清晰了,都看的到支撑木楼的柱子,似鸟喙翘起的屋角,参差的瓦片。走过的木地板呀呀的响,让我有一种脱下鞋子跳舞的冲动。
古城狭窄的巷子里,漫步在青石板上,巷子并不直,隔一段路就要转身,一直走下去,仿佛没有尽头。古色古香的老屋就在身旁,有些修整一新,有些破旧不堪,房门上贴着的门神为紧闭的大门增添了一丝人气。路旁会有很多摆着摊子穿着苗族服饰的老妇人,她们一边编着手链一边招呼客人,你无法想象那些美丽的银饰是从她们布满老茧的手里完成的,专注温柔的眼神,灵活复杂的手法,我似乎看到了苗家女年轻时的样子,勤劳,美丽,纯净又有些羞涩,就像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一样。古巷深深,是否会有苗家阿妹背着小竹篓走下石阶,穿越时光的长河为我们留下朦胧唯美的背影呢?
古城的夜晚是极热闹的。街上的游客也多了起来,熙熙攘攘,脸上挂着惊讶又满足的笑容,也是,有谁会想到凤凰的夜晚会这么美呢。所有吊脚楼屋顶的瓦片、屋檐下挂的灯笼都亮了起来,勾勒出古楼好看的曲线,一片望过去,五光十色,灯火通透,就好像是海市蜃楼,虚幻而美丽;水面上也倒映着灯光的影子,小船驶过去将波光碾碎,一圈一圈荡漾开来,复又恢复平静,水中与地面上的吊脚楼以河堤为分界线,呈现出两个不同的世界。任凭人烟繁杂,沱江里的凤凰却始终静默。酒吧的音乐声,当地居民的捣衣声,小贩的叫卖声,游客的嬉笑声,小舟的划桨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随着水声传的很远很远,仿佛一支动听的歌谣,听着听着就走了神,沉醉在凤凰迷人的夜色了……
到底是沉淀了多少年的情怀?才让凤凰越发历久弥新,也许,只有你来了才会明白其中真意。
凤凰,“中国最美的古城”,是昨天、诸家的智慧与辛劳创造了她的别致,韵味,富庶。我想,今天、明天的我们,该付出怎样的努力,共圆共享大美“中国梦”呢!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张雅
编辑:王振华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2013/08/12/679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