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石门磷矿储量为14.244192亿吨,属全国十大磷矿基地之一。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清官渡磷矿,在历经几十年的兴衰之后,最终彻底停办。石门磷矿产业无法做强做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几十年间一直拘泥于低端生产阶段——说白了就是卖原矿——至多也就是依托本地小化肥企业生产普通过磷酸钙。
在矿产资源越来越珍贵、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靠原矿变现的生产方式必然被淘汰,靠低端化肥产品支撑原矿企业同样无生存空间,常德石门磷肥厂撤销之后,赖以生存的磷矿原矿企业也便难以为继,直到眼前只能零打碎敲。那么,石门磷矿的前景究竟在哪里?近日,笔者随驻玉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特派员陈志军一道,对该公司已经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100万吨高镁磷矿石精选项目”进行了解,先后与该公司董事长毛祖海、副总经理康恩进行了交流,并采访了公司部分员工。交流采访过程中,笔者渐渐对石门磷矿的合理开发利用充满了信心,深深感受到玉叶公司破解石门磷矿产业发展瓶颈的决心。
依托大企业才能创造优质效益
玉叶公司此次提出的“100万吨高镁磷矿石精选项目”,依托的是湖北“宜昌磷矿重介质选矿联合流程试验研究工业化实验厂”(简称“湖北宜化”)。双方达成的投资意向是:至2017年底,累计投资达到2.6亿元,建成年产100万吨的高标准磷矿粉精选企业,并以此带动玉叶化肥企业的产能。
企业效益无非来自三个方面:规模效益、科技效益、管理效益。
由于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卖原矿和生产小化肥,石门磷矿产业根本谈不上规模效益。特别是石门磷肥厂撤销后,石门境内为磷矿寻找出路的仅剩玉叶公司一家化肥企业。眼下,玉叶公司因为投入不足,加上原矿品质不高,根本无法生产高品质磷肥,即使设计能力为年产普通过磷酸钙30万吨,而实际年产仅为12万吨,产值仅4500万元。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玉叶只得另辟新径,利用铁矿生产硫酸,以年产8万吨硫酸实现产值1500万元。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两项产值加在一起,公司2013年产值也仅为6000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小规模过磷酸钙生产属于“小化肥”项目,按国家政策无需缴纳税收,玉叶的社会贡献率也极其有限。而“100万吨高镁磷矿石精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到2017年,公司年产值可达5.46亿元,产值可达2.8亿元,玉叶也因此将跨入“大化肥”行业,并不再享受“小化肥”免税政策,年上缴税收可达6000万元。
效益仅靠规模是不够的,只有科技领先前提下的规模,才能保持效益的持久。《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该项目依托原化工部连云港矿山设计院(现中蓝连海矿山设计院)、北京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瓮福、湖北宜化等国内磷化工行业巨头提供的高镁磷矿石生产试验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生产管理经验,为石门品位较低的磷矿找到了提质新径。有意与玉叶公司携手的湖北宜化,是国家在“七五”期间建成的大型磷化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现在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磷矿精选后,生产出的磷肥的有效磷含量可大大提高。玉叶公司目前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有效含量仅为12%,利用精矿生产的过磷酸钙有效含量可一举提高到16%以上,还可生产其它高附加值产品,不仅产品价格会成倍增加,而且市场更加广阔。
作为国内磷化工巨头,湖北宜化先进的管理经验,毫无疑问会给玉叶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
有序开采实现发展与生态双赢
生态立县,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68万石门人子子孙孙的福祉。今年8月召开的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共圆生态梦”,摆在“三个石门”建设“五大战略五大梦想”的首位;12月19日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务虚会又将“如何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实现资源利用的现代化,促进工业、生态共同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生态建设毫不动摇的决心。
显然,如果要拿生态效益换取经济效益,任何石门人都不会答应,更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在一般人眼里,似乎凡是矿山生产,势必破坏生态环境。过去这些年,尽管石门磷矿开采量不大,矿区生态植被却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其根本原因就是开采秩序有待规范。哪里的矿石品质高就在哪里采,哪里方便采掘就在哪里采,而且全部是露天开采,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显然会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危害。
而玉叶提出的“100万吨高镁磷矿石精选项目”,则会有效改变这一现状。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湖北宜化多年来采用的是“峒采”方式,也就是开采过程中并不破坏植被。由于磷矿石硬度大,只要峒采布局合理,开采后也不会形成坍塌。在宜化几十年的矿山基地,峒采作业留下的通道就从未出现过坍塌的情形。而且,我县的磷矿资源大都处于无人区,更不会像煤矿、石膏等矿山峒采后导致地下水改变流向,造成人们用水等方面的困难。
更重要的是,湖北宜化的磷矿精选现已采用“双反浮选联合流程”工艺,通俗说法就是物理选矿。他们的物理选矿,不仅仅是不添加任何化学剂,不会对大气、水土等造成污染,而且连外流废水都不会产生。选矿过程中加入的适量用水,仅仅是为了防止扬沙出现,选矿后留下的尾渣则全部是干燥颗粒。此外,由于磷矿废渣本身就是天然沙土,倾倒后依然可以恢复植被。只要选矿基地选址准确,甚至可以利用倾倒废渣的机会,将部分不利于植被生长的地表进行改良。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有关专家正在研究磷矿尾矿的多途径利用,如生产尾矿渣砖。据了解,该项技术现已进入攻坚阶段,一旦成熟,将进一步提高磷矿石的有效利用率,造福山区人民群众。
政策机遇成为产业坚强后盾
石门磷矿产业至少面临两大政策给予。
首先,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出台的产业政策调整目录中,“中低品位磷矿选矿”名列其中,石门磷矿属于“较低品位”磷矿,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范畴。为了抓住这一机遇,玉叶公司结合本公司当前生产实际和石门磷矿资源储量丰富和品位较低的客观事实,近年来先后到湖北、云南、四川等磷化工企业进行学习考察后,深感前景光明,并提出了“五年再造一个新玉叶”的发展战略。“100万吨高镁磷矿石精选项目”,就是这一发展战略的着力点。
其次,为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近段时间以来,省政府委托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委派“海利”化工集团专家,已在全省范围内对磷矿资源开展全面调查,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规划,该园区初步规划占地500亩,围绕磷矿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目前正在依据调研情况形成文本,并将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此次纳入全省磷矿产业资源调查的有三个点,包括石门、吉首、浏阳。一旦挤入该项目规划,省政府将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抢抓这一机遇,玉叶公司积极配合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国土资源局,开展了大量工作,公司团队一班人高度统一思想,特派员陈志军更是围绕该项目多方汇报协调,并将“100万吨高镁磷矿石精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向省厅调研组作了认真汇报,得到了调研组成员的一致认可。据有关途径反馈的信息,国土资源厅目前倾向于将工业园项目选址定在石门。一旦定在石门,玉叶将以“100万吨高镁磷矿石精选项目”为基础进入园区,依托园区产业延伸谋求更大发展。
玉叶公司这几年的发展,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公司一班人敢创业、会创业、能创业的事实。2010年,新的团队接管公司以来,企业一步一个脚印,管理不断规范,效益不断提升,人心不断稳定。2013年,公司完成产值达6000万元,以纳税项目硫酸为主上交税收可达300万元左右。一度频临倒闭,连员工工资都不能及时发放的玉叶公司,凭几年的稳扎稳打,现在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相信,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工作和企业的自觉进取,石门磷矿产业的前景必将脱胎换骨,为“新石门·新创业·新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
作者:孙开国
编辑:王振华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2014/01/27/678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