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电影
对出生于乡村的我来说,小时候最幸福也最刺激的事是“赶”电影;最自豪的事是我们村有一个电影放映员,当时电影放映员在乡村来说是非常令人艳羡的职业。那时信息不灵通,与放映员熟络,就能知道下一场电影将于哪晚在哪里放映,这很重要,因为在当时来说能看一场露天电影是一件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期待的事情!
80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学校紧挨村部(那时家家孩子都多,为方便孩子上学,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那年村里通了电,本就是一桩喜事,接下来更喜的事情是晚上在村部广场上放露天电影,且连放7天。在那7天的晚饭时间,村民们总能准时听见从村部高音喇叭里传来的音乐,那叫“打闹台”,是通知村民“电影快要开始了,你们快来!”村民们听见“闹台”声,个个加快吃饭速度,三五成群带上椅子和手电筒,风风火火朝着村部赶去,只为抢得一个好位置,离村部近的人家总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得好的观看位置,这令我们离得较远的人家好生羡慕!一个晚上通常是放两部电影,村民们瞪大眼睛贪婪地盯着银幕,似乎不愿放过任何一个镜头,只有等放映员换焦片时,他们的眼睛才会休息片刻,脸上却流露出焦灼和期待的神情,总嫌换焦片的时间太长呢,其实也就暂停几分钟,可见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是多么地强烈!那7天是我们村里最喜庆的日子,离我们村较近的邻村村民也赶来与我们一起分享看电影的乐趣,那真是我们村里的盛事!7天里看的是什么电影,如今我一部也不记得,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电影,别提有多兴奋多快乐!那7天过后的连续几年里,我们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放一场露天电影,直至土地承包到户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在各家各户的兴起,露天电影才在我们村落下了帷幕。
要说真正地“赶”电影,还得是去“赶”别村的电影,对于胆小的我来说,晚上走那么远的夜路去“赶”电影,既有点恐惧又觉得刺激,我曾在姐姐的带领下赶过三个邻村的电影。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12岁那年,姐姐带着我和10岁的邻居秋香妹妹三人一起去赶三个邻村中最远的那个村的一场电影,我们步行近一个小时赶到那里时电影早已开始,那场电影在一个封闭的院落里放映,从正面大门进去要买票,多少钱一张票,我已不记得,但我们没带钱,看到有人翻院墙,我们也决定翻院墙,在姐姐的帮助下,我和秋香艰难地爬上了高高的院墙,我却不敢往下跳,待姐姐跳下去后鼓励我说下面全是南瓜藤,土是松软的沙土,摔不疼的,我才横心一跳,果真没事,那可是我第一次从那么高的地方往下跳,当时觉得自己还挺勇敢。秋香也跳了下来,我们三人像快乐的兔子一样钻入人群,找到一个能观看的位置站着看(路太远我们没带椅子),看的是什么电影已不记得,但那晚电影结束后,我们三个就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凯旋而归,内心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那时,通信不发达,交通也不方便,对于处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看电影不是唯一的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才是他们最美好的念想,他们“赶”电影时,会挑出一件自认为好看的衣服,打扮得比平时更为漂亮一些,条件好的比较前卫的女孩还会佩戴首饰,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小姑娘有时会忘了电影的精彩,好奇地盯着那些耀眼的首饰看个够,弄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现在想起来,是多么地不礼貌!
像《小花》、《黑三角》、《地道战》、《红牡丹》、《杜十娘》、《花为媒》等等许多的经典老电影,我都是通过赶露天电影看的,只是不记得每部电影究竟是在哪一晚哪个村看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电影曾给了我幸福的童年!
难忘那“赶”电影的时代!思念儿时一起“赶”电影而今远嫁他乡的秋香妹妹!怀念那个曾给我们带来快乐如今已经离开人世的家乡放映员! (石门广电网络公司 马玉华)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马玉华
编辑:王振华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2014/07/21/678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