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我的秘书生涯
孙昌喜
光阴苒苒,岁月匆匆。在时光老人的不断催促下,我从一个当年意气风发、热血充沛的青年,倏然间已经须发夹白、暮感来临,不知不觉在秘书工作岗位及文字写作生涯中,度过了三十多个春夏秋冬。有人问我:你差不多摇了一辈子的笔杆子,难道就没有动摇过,不后悔?我心中的答案是,不能说没有动摇过,但是我不后悔。
为什么要后悔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运程、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为什么要把自己攀登的曲线去和别人比肩并齐呢?人生在世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人,无愧于自己所走过的历程,就没有什么遗憾后悔的。
凭心而论,走上秘书工作岗位几乎扎根一辈子,并不是我个人的选择和追求,而是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许多变数造成的,只不过自己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与对工作的执著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我在漫长的秘书工作经历中做出了一些值得一提的业绩的话,那也是组织领导激励培养,促使我“在直接碰到的环境中创造”的结果。
回顾自己的秘书生涯,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历历在目的难忘的“三部曲”。
热爱生活、讴歌生活,合着时代节拍走上秘书工作岗位
我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太平镇穿山河一个偏僻的山村,祖辈世世代代务农。两岁半那年,我的生身母亲、同胞弟弟和主持家务的祖母在同一年先后过世。父亲是个手艺精熟的泥水瓦匠,长年为别人砌墙立屋,我在父亲坚实的肩膀上度过了3年多温馨的时光后,陌生慈祥的继母闯入我的童年生活。父亲勤恳劳作于外,继母精心操持于内,家境虽不算富裕却也较为殷实,供我上学直到在太平完小及附中读初中。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场殃及全国无辜的“文革”给我带来人生起点的厄运,使我辍学回家,成为一个广受鄙视的“坏学生”。我没有消沉下去,一边跟着父老乡亲学做农耕杂活,体验农民的艰辛与乐趣,一边从当时能找到的书籍中吸取知识营养,领悟人生处世的哲理。
在务农经历的8年中,我做过挑夫、锯木匠,抡起大锤打过铁,当过生产队的记工员、飞机播种测量队记录员、公路电站工程收方统计员、大队业余文艺宣传队的创作及辅导员。用亲身劳动及生活的体验激情,创作快板、对口词、渔鼓、顺口溜等曲艺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环境气氛;以长期吃苦耐劳的实际行为、昂扬乐观的精神状态证明自己的纯朴、善良及能力,终于在1974年下半年跳出“农”门,被推选到穿山公社文化站担任劳动工分加补贴的文化辅导员。
1975年全国开展“学习小靳庄”,我随公社党委副书记向多成到穿山五里坪陈家生产队办文化活动“样板”,首次成为党委领导身边不是秘书的“秘书”,为其起草即兴讲话稿、办点工作规划和方案等,开始接触秘书工作。不久,我先后被抽调到文穿公路和白竹垭水库担任物资及后勤管理员,因管理细致周到无差错,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把我推到非正式秘书的位置上。因公社党委办公室秘书请假外出,主持日常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向多成点名指定我代办秘书工作事务,让我着实过了一把人生第一次“秘书瘾”,也从此与秘书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勤奋学习,用心领悟,适应领导需要跨进秘书工作门槛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爱、热心秘书工作,也并不是一个天生干秘书工作的材料,而是领导压出来、环境逼出来的。粉碎“四人帮”的那年那月,在公社党委的推荐下,我被招为太平区供销社的集体职工后,没有象其他职工一样分到基层供销社和商店当营业员,领导安排我当了区供销社政工专干的助手。做了两年内部经济专案调查立案综合工作,抽调至县供销社落实政策办公室搞了将近一年的甄别平反“冤假错案”,其间参加过一次县供销学校统计办公室人员短期培训,1980年初才茫然无措地正式坐在太平区供销社办公室位置上。
此前3年中我虽然不是办公室人员身份,却做了不少应该由办公室人员做的工作,如起草工作规划、方案、撰写中共太平区委及区供销社领导的工作报告讲话稿等。一开始从事办公室秘书工作,我虽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但从来不说自己不行、干不了,而是暗中加倍努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翻书本、查资料、找范例,需要写什么就仿什么,再让领导和把关者评点后修改,直到满意能交差为止。许多人说我“无师自通”,其实不过是挤出休息娱乐的时间“偷”师学艺。在当时每月工资仅有30多元的情况下,大约六成以上的钱都买了书籍,以致调动工作时,是孔夫子搬家——光书。
正式坐镇办公室以后,工作更忙更繁琐,每天接发通知、收数字、报情况,从早到晚不消停,半夜三更经常电话不断,我只好把个摇把子电话接到住房内的床面前,电话闹醒了办完事就看书。在领导和老同志的“传、帮、带”下,很快就熟悉了供销社办公室的基本套路,后来居然写成了“大力抓整顿、铁腕治供销”的典型发言材料,由单位领导在常德地区财贸会议上发言。
1981年初供销生资分家,我被分到太平区生资站担任统计办公室工作,当年四月份参加常德地区生资公司举办的物价统计员培训班,扩展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对我来说,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对办公室工作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年8月,由县财贸办领导出面协调,一纸调令将我调到县蔬菜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字综合工作,结束了蔬菜公司办公室人员不写材料管大门、不管公章管食堂的历史。在蔬菜公司党支部书记贾光才的授意和协助修改下,写成了《我们是怎样进行蔬菜经营承包的》典型经验材料,在常德地区财贸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此后公司一年推出一个经验,年年都当先进。虽然每篇材料不是由我发言,也没有署我的名字,但内心总有着一种甜蜜的“成就感”。那期间,除了办公室日常的文字综合外,撰写的县级会议典型发言材料至少不下于10篇。1984年至1986年我被委派安排到基层商店任经理和批发部从事采购业务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实践知识,写作文字材料也更加得心应手。1981年我参加县城郊区扩充蔬菜基地后,成为新成立的县蔬菜产销办公室暨产销服务部的专用“笔杆”,除担负蔬菜办、服务部文字综合外,首次以县政府名义起草制订了宅基地占用蔬菜基地征收开发建设基金的[1989]50号文件,首开全省全市县级开征蔬菜基金的先河。
1989年6月,在县委办的支持和精心安排下,我舍弃没有工作的老婆和刚出世不久的孩子,穿着旧衣、解放鞋,抽着自卷喇叭筒式香烟,进入湘潭大学中文系与省委办公厅联办的常德中文秘书班学习,开始正式研读秘书工作理论。实习期间,在县委办安排下写就了罗坪乡“彻底革掉‘冬泡’命,抗灾补损抓冬种”典型经验材料,在县冬季农业开发动员会上发言。经过一年的秘书专业学习,在湘大教授、老师的授课启发下,结合自己的实践,完成毕业论文《论秘书意识与气质的修养》,于1991年6月在上海《秘书》杂志发表。
精心写作,忘我工作,终生无怨无悔献身基层秘书事业
由于自己“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受集体职工、全民合同工身份的限制,有能力为政府机关写材料,没机会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直到1991年初由县政府协调调入县织布厂、借调到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1996年46岁时转干、2000年6月近50岁时入党、2001年初名正言顺担任县经委和改革组建的县经济贸易局办公室主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秘书”。
从1991年3月到2002年元月之间的12年,是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我作为一个办公室的文字综合工作者,见证、参与了石门县县属国有工业企业从计划式生产中的扭亏增盈,到企业破产、改制的全过程。在此期间,我全身心投入县属国有工业的生产调度、扭亏增盈、实施破产和公司制改造等多方面的文字综合,撰写了总量达3000万字的各种材料,在《湖南企业》、《经贸导刊》、《湖南经济报》、《常德论坛》、《常德通讯》发表经验通讯文章30余篇,典型发言材料60余篇,其间3次被抽调到常德市经济委员会撰写典型经验材料,2次到常德市委为县委县政府撰写工业企业改革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并将县玉叶公司的改革经验修改推荐到省经贸委系统交流;5次临“危”受命起草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乡镇集体企业改革、矿产资源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无数次为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撰写个人发言、讲话稿;2003年初和2009年末,曾在国家权威刊物——中办秘书局主办的《秘书工作》发表《试论建立秘书职业资格制度》、《执著奉献不言悔》等重量级文章,我撰写的《论秘书意识与气质的修养》至今仍载于《新浪》和《豆丁》网上,至于这期间撰写的各种典型发言材料就没法一一列举了。
我在县经委、县经贸局办公室工作期间,基本上没有休过节假日,上班也没分过日与夜。每年与居住乡下的父母相聚总共不到5天。我是家中独子,七旬老父病倒在床没能侍奉汤药,1993年临终去世也没能见上一面,只能事后抱着遗体遗憾地撞头痛哭。父亲过世以后,年迈的继母眷恋故土故物,不肯与我们同住,只好托人照料,结果在自家门口的水塘边扑水而亡,使我至今痛悔抱憾在心。父母历来支持理解我,没有妨碍我的工作,从未责备我对他们不孝,但我自己一直于心不安,只能以自编的《秘书情怀》一书等工作成果告慰于父母的在天之灵,只能在其坟边墓前咽泪焚香追思养育之恩。
无私是一种境界,奉献是一种美德。作为一个为党的事业以身相许的普通共产党员,为自己能成为党的一分子而荣幸,为自己能在秘书岗位有所作为而自豪。30多年来,我献身于办公室秘书工作,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党的事业共命运,不图名,有了名:省市县办公室系统给了我许多荣誉称号;不图利,有了利:2003年县委组织部为我这个“埋头拉车”的“写匠”解决了享受副科级待遇,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2005年8月,我分到新组建的县商务局工作后,为主负责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策划组织和“石门东城物流园项目”前期策划报批工作,离开了办公室工作岗位,但并没有丢下办公室工作,每年撰写的文字材料达50万字以上。
现在我已退休,仍然旧业难丢,撰文不止,还在文字工作岗位上熬更守夜沤心沥血,乐为领导当智囊,勤为事业索枯肠,为相关单位和领导提供“秘书”服务。虽苦在其中,然乐也就在其中!
(作者系湖南省党政办公室系统30年以上老秘书工作者,常德市“四十优”秘书,曾任石门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县商务局信息调研策划室主任)
2014年9月28日
来源:石门新闻网
作者:孙昌喜
编辑:王振华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2014/09/28/678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