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从容清如水
我叫易从清,是石门县寺垭水库管理所所长,现年58岁,再过一年多就要退休了,这辈子肯定要在这个岗位干到底。1979年,我22岁那年,在寺垭水库管理所参加工作时,并没想过会干一辈子。1993年始任所长,至今也是23个年头。回想起与寺垭水库36年的吃草连泥,想说的实在很多。水库管理所确实难,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名义上是事业单位,但没有财政编制,工资都得自己捞,但责任却重如泰山。
刚进管理所时,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入错行了。一年四季夏顶烈日冬战严寒,晴天一身汗落雨一身泥,不少人改行时我也曾动摇过。但有一件小事,让我坚定了干一辈子的决心。
那时的蒙泉区磐石公社高桥大队(现蒙泉镇羊毛滩村),因为地处寺垭水库尾水渠,渠道虽然基本疏通但渗漏严重,那年春耕季节,连续干旱了23天。那天,我去协助大队抗旱,支书魏仁政让我和村民们一道疏渠赶水,他自己则和稍年轻的村民跑三四里路挑水灌秧田。我心里本来就有些不安,到了中午,71岁的刘明华大爷把一个稍大些的红薯塞给我,他自己却要吃小的。哪怕是一个红薯当午餐,我也不想占便宜。刘大爷说:“你就不要推了,你是来帮我们的。你把水赶过来了,我们就不会饿死。”
老人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我把水赶过来他们就不会饿死!还有什么事比救别人的命更重要?这就是我一辈子安心寺垭水库的动力。
我所说的“从容”,首先是指要从容对待自己的岗位。
尽管我是所长,但我觉得这不是官,最多算个工头,是工头就得处处带头。我们管理的主干渠有54公里,灌区覆盖11.24平方公里,灌溉面积达12000多亩,灌渠这里不坏那里坏,今天不坏明天坏,工作量可想而知。每遇防汛季节,我总是走在最前面。远的不说,2012年“7·18”特大暴雨来袭,我带领职工们十多天里修复水毁工程就达32处,我每天早上6:30出发,晚上6:30回家,每天都是自带饭菜上工地;每到抗旱季节,我还是一马当先,沿着灌溉渠清淤泥、除杂草、捡浪渣、堵渗漏,经常通宵达旦。2013年抗旱时,有位刚调到本镇的乡干部不相信我们会没日没夜,有天晚上,他带领几位村干部凌晨两三点去巡查,没想到真遇到我们都守在渠道边,从此相信了。
这些年,我和我的同事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要让水库最大限度为老百姓造福。正是凭这样的信念,2013年,我们启动了自来水厂建设。建厂资金、环境协调等等都不说了,只说说竣工投产之后的管理。由于落差达70多米,压力太大,我们的供水管承受不住。竣工通水是2014年的春节前夕,但大年初一就接到爆管报告,我马上带领同事去维修。维修过程中,老百姓送来花生、瓜子等节日零食,说:“你们真辛苦,麻雀都有三十初一,这样的工作真不是人干的。”听到这话,我既高兴又心酸。通水的第一年里,供水管爆管达300多次,平均每天有一次,20多公里主管,谁都想象得出我们付出了多少。
我所说的“从容”,还体现在面对生存困境时的从容。由于没有财政保障,以前收点水费过日子,但十多人的单位根本入不敷出,后来连水费也不收了。水库管理所真的穷啊。穷到什么程度?1993年上任当所长时,我找人借300块钱才给前任所长开了个欢送会。设施维修要开支,单位运转要开支,十多名员工要工资,怎么办?我带领职工吃尽千辛万苦去挣。怎么挣?工作之余挤时间去挣。
一是靠卖鱼。怎么个卖法?批发给别人太便宜,我便自己带头,相对空闲时打点鱼,按人头平分,再规定统一价格分头去卖,卖不完的扣工资。我们的员工,最远的就卖到过夹山、桃源、临澧等地。没有保鲜设备,卖不出去的鱼被浪费是常事,我自己有一次就赔过50块钱,相当于当年一个月的工资。
二是靠栽田。我们水库大坝下面以前有一片荒地,我带领员工开成水田,每年的稻谷基本可以保证职工食用,这样就饿不死了。
三是靠柑橘。水库旁有一座荒山,早年我们就开辟成了橘园,有近30亩。每年产橘有十几二十万斤,平时培管还轻松一点,但由于离公路有两公里多的山路,每到柑橘销售季节,我又带头一担担挑下山。有人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不请人,我说这是您不了解情况。如果请人,那么远的山路,连挑下山的工钱都付不出去。
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生活,有人说我们还不如农民。农民有自己的田地,农闲时还可以出去打工,可我们不行。我们只能在管好水库及灌溉渠的同时找生路,我承认不如农民,但我们有农民身上的美德:节约。
节约,说得好听是美德,说的难听是因为穷。我任所长后,更懂得柴米油盐贵。任所长第二年初,所里先后有两位退休职工去世,因为不是财政编制,他们每年300元的所谓退休工资也得所里发。他们为水利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去世后也得所里来安葬。他们两位的安葬费,都是我低三下四到处借来的。
送走这两位老人之后,大伙和我想到了一起,再穷也得有点积蓄。为了有点积蓄,我们卖鱼也好、种柑橘也好,所得的收入从不敢乱花一分,更没谋一点福利,连食堂都直到去年才开办,以往都是自己各起炉灶,烧柴、烧煤,根本不像个单位。好些年里,职工每年的工资就是500元左右,但同事们姿态都很高,都同意留个三五万元以备单位急用。
但没想到这个决策,差点伤透了大伙的心。那一年,上级决定每年拨给中型水库的几千、万把块钱的维护费不再按库平摊,而是先内审,有存款的少给。得到这个消息,我快急疯了。大伙一商量,决定将账上结余的4万元瞒下来。可怎么瞒得住?没瞒住不要紧,还瞒成了违规资金。执法部门依法行事,要将这笔资金收走。消息一传出,全所员工围着执法人员苦苦哀求,倾诉的是我们这多年怎么过的,那笔钱为什么会瞒,好多人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哭腔,连执法者也被深深打动了……
说这件事,并不是说我做得对,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我知道错了,好在我从没贪集体一分钱,也没违规给职工多发一分钱。几十年了,我的烟瘾很大。但一般不给别人装烟,因为我抽的烟,现在还是两三块钱一包的劣质烟……
后我要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勉:不管困难有多大,我觉得人一辈子的幸福取决于心态,只要从容面对一切,人的心底就会如山泉水一样清澈,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愿水利事业蒸蒸日上、造福百姓!
来源:
编辑:王振华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2015/10/23/678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