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统称“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正式上升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定位。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示范样板。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国家生态县的“升级版”,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建设指标以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为基础,充分考虑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以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个方面分别设置。
对于创建工作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达 到相应建设标准并通过核查的县,生态环境部按程序授予相应 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为达标创建,属“先买票,后上车”。获得称号之后,生态环境部每年实行动态管理,对公告满三年的地区进行复核,复核合格的地区延续称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平台;既要守好绿水青山,又强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推动金山银山转化实效;重点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和模式,挖掘地域特色,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旨在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凝练特色转化路径,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
“两山”基地为择优遴选,要求申报地区生态环境保持优良,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两山”转化成效显著,已经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效果明显,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两山”制度探索具有创新性,保障措施有力;“两山”转化机制、体制、政策、做法及实践模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性。属“先上车,后买票”。着重边建设、边总结,采取后评估、动态调整的管理方式,注重引导与正向激励。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门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郑孝莲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646749/56/1264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