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镇位于石门县中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165.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为响应上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关精神,白云镇党委政府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多元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盘活村集体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内生“新动力”
白云镇坚持党建引领,强基固本,着力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一是夯实核心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实行“书记负责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坏作为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指标,纳入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党组织书记履职抓党建的重点项目,发挥书记促发展的头羊效应,抓实农村集体经济。二是强化人力人才支撑。通过选派集体经济发展第一书记、村干部交叉任职、发展年轻党员和优秀储备干部向致富能人倾斜等方式,选优配强集体经济带头人,充实村级后备人才库,夯实集体经济发展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现全镇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已突破10万元。通过开展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等系统培训,培养了一批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复合型人才。
白云镇北峪湾村柑橘打蜡厂内景
推动多元发展,打开培育“新通道”
白云镇坚持立足实际,为各村(社区)量体裁衣,科学制定“一村一策”,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一是依托现有资源找方向。秉承“因地制宜、资源整合、一村一策”的原则,根据地域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柑橘打蜡厂等经营服务业,丰富农村集体经济业态,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变成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北峪湾村通过集体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生资店面承包及村级柑桔打蜡厂出租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产业资金入股石门天啟有限公司,每年分红收入可得10万余元,全年预计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余万元。美圣桥村通过老村民服务中心出租,每年收入4万元,本村修建有液化气站,出租可获利1万元,通过园艺场外包及玉米套种,收入1万余元,通过旧有堰塘养殖清水鱼,收入1万余元,全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10万元以上。二是加快产业融合找突破。突破传统单一发展局限,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产业开发型、服务生产型等多元化发展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加快一二产业融合,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精加工、休闲旅游等一体化发展,形成结构合理、效益良好的多元化产业体系,让农村集体经济在多元化发展中壮大。白羊山村探索“合作社+公司+村”的模式,集中资金发展特色茶叶产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修建茶叶加工厂,预计产生效益后每年可产生集体经济效益30万元以上。望羊桥社区通过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龙王洞旅游有限公司,集体经济年收入逾13万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推动柑橘、麻花等周边产品销售,探索出发展新道路。
白云镇白羊山村集体经济项目茶叶加工厂远景
健全保障机制,筑牢发展“新支撑”
着力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夯实农村集体经济“支撑柱”。一是齐抓共管,共下“一盘棋”。构建“镇政府组织、村(社区)实施”的发展机制,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召开调度会议、组建工作专班、编制发展规划等方式,推动形成党政统筹、组织室牵头抓总、经管站具体负责、村级认真实施的工作格局。二是统筹整合,共唱“一台戏”。聚合扶持效力,统筹惠农项目、补贴资金、优惠政策等资源,集中组合使用、因需精准投放、根据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以实打实的扶持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健全发展资金保障,通过联系农商行等金融部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发展资金,着力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难题、提升抗风险能力。
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就是集体经济发展。白云镇将进一步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举措,大力发展柑橘生产、茶叶生产、乡村旅游等村集体特色产业,不断完善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分配、保障机制,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让更多群众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奋力绘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美好意象。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淦
编辑:张黎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646845/55/1343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