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门县首次成功引种节水抗旱稻,打破水资源制约、将干旱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开展,实现了粮食稳产丰收。
金秋时节,石门县易家渡镇军档桥村、夹山镇西周村一带,连片的节水抗旱稻迎来收获期,金黄的稻穗沉甸甸,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因为传统水稻对水分依赖度高,一旦遭遇旱灾,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极大,今年开春,石门县就遭遇持续干旱少雨天气,为此当地农业部门决定引种节水抗旱稻“旱优3015”。
“我们合作社种植水稻两千多亩,像前年天特别旱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田块没有办法正常播下去,有的田块减产,甚至有一小部分的田块绝收,今年天旱我们引进了‘旱优3015’的品种。”
节水抗旱稻凭借其强大的抗旱耐旱能力,提供可靠的降损抗风险保障能力,同时采用轻简栽培模式,省去了催芽育秧插秧环节,操作简单便捷,减轻劳动强度,更利于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展现出显著的省工省本优势,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我们种粮大户在缺水的时候不用等天,不用等水,旱稻可以通过旱直播的方式,全部播下去。今年的旱稻经过四个多月的生长,已经到了收割期,经过我们测产,一亩田达到了1360斤,符合我们的预期目标。”石门县军档桥粮油合作社理事长谢敏说道。
据了解,经过今年的成功引种,石门县将在县域内缺水地区进一步推广节水抗旱稻相关品种。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 黎明 杨帆 徐攀
编辑:张黎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smrmnews.cn/content/646943/67/15304139.html